黑颈鹳的百科名片

导读: 百科名片

黑颈鹳的图片

黑颈鹳(学名:Ephippiorhynchus asiaticus,英文名:Black-necked Stork)是鹳科黑颈鹳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黑颈鹳

拉丁学名:Ephippiorhynchus asiaticus

英文俗名:Black-necked Stork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文科名:鹳科(Ciconiidae)

中文属名:黑颈鹳属(Ephippiorhynchus)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India to Austral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百科名片

黑颈鹳,(学名:Ephippiorhynchus asiaticus)为鹳科鹳属的大型涉水鸟。其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黑喙。其只有一个种。分布于亚洲南部(印度、老挝等沿海),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其为长途迁徙性鸟类,在澳大利亚越冬。黑颈鹳为食肉动物,其食性广,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小鸟。觅食地大部分为具低矮植被的浅水区。一夫一妻制,但非终生。巢大型,可使用数年。雌鸟通常每年产4枚蛋,孵化需33~34天,58~64天后出巢。形态特征白鹳为大型鸟类。从喙尖至尾尖长约100~115 cm,翼展约195~215 cm,体重2.3~4.4 kg。与其他鹳鸟类似,其腿、颈和喙都非常细长。羽毛主要为白色,翅膀处具黑羽。主翼羽、副翼羽、初级覆羽、上翼大覆羽、肩羽、小翼羽为黑色。胸部长,具多毛的环状领,用以求偶。虹膜为褐色或灰色,眼眶周围的皮肤为黑色。成鸟的喙和腿为鲜红色。雌雄两性在外观上完全相同,只是一般雄性体型大于雌性。白鹳的翅膀长且宽,可滑翔。飞行时,脖子向前伸,腿向后伸,超出其尾尖。

分布范围分布于亚洲南部(印度、老挝等沿海),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

史氏蝗莺的物种名称、百科名片、外形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史氏蝗莺的图片

史氏蝗莺(学名:Locustella pleskei,英文名:Styan’s Grasshopper Warbler)是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

史氏蝗莺,鹟科史氏蝗莺鸟类,分布在西伯利亚东南部、日本及朝鲜南部;迁徙经中国东南部。

   

中文学名:史氏蝗莺

拉丁学名:Locustella pleskei

英文俗名:Styan’s Grasshopper Warbler

命名作者:Taczanowski, 189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蝗莺科(Locustellidae)

中文属名:蝗莺属(Locustella)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4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褐色

物种名称

史氏蝗莺
史氏蝗莺

史氏蝗莺

百科名片

中文学名:史氏蝗莺

拉丁学名:Locustellapleskei

史氏蝗莺
史氏蝗莺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莺科

命名时间:Taczanowski,1889

英文名称:Styan’sGrasshopperWarbler

英文名称:Pleske’sGrasshopper-warbler,

外形特征

描述
史氏蝗莺
史氏蝗莺

体型略大(16厘米)的单调灰褐色莺。形短的眉纹皮黄色,下体白色,胸侧及两胁沾灰。外侧尾羽羽端近白,翼覆羽微具银色羽缘。顶冠及上背略具深色点斑。第一冬的鸟喉部略沾黄。似北蝗莺但灰色较重,腰无棕色,眉纹模糊。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粉红。

叫声

鸣声据称与北蝗莺不同,叫声响亮,长而带颤音。

地理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日本及朝鲜南部;迁徙经中国东南部。越冬鸟见于香港。

地理分布

少量鸟迁徙时见于或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可能在中国东北繁殖,应多加留意。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俄罗斯。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江苏、福建、广东等地。

生活习性

栖于裸露高地及山麓的开阔荆棘丛。于芦苇地、灌丛及红树林越冬。夏季隐匿,但冬季较不惧生。

栗树鸭的百科名片、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栗树鸭的图片

栗树鸭(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英文名:Lesser Whistling Duck)是鸭科树鸭属的鸟类。

栗树鸭(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为鸭科树鸭属的鸟类,俗名尼鸭、啸鸭。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中南半岛、琉球群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西南部及邻近岛屿、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中下游、云南、广西、广东及沿海岛屿、海南、福建等地,多生活于池塘、沼泽以及水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中文学名:栗树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

英文俗名:Lesser Whistling Duck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树鸭属(Dendrocygn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百科名片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1)

中文名称:栗树鸭

英文名称:LesserWhistling-duck,LesserWhistlingDuck

别称:(栗)树鸭,树鸭,尼鸭,啸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

命名时间:Horsfield,1821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鸭科 Anatidae

属: 树鸭属 Dendrocygna

种: 栗树鸭 D. javanica

外形特征

栗树鸭属中小型鸭类,体长37-42cm,体重400-600g。上体主要为黑褐色,尾上覆羽、下胸和腹栗色,眼具狭窄的黄色眼圈,脚较长,嘴、脚均为黑色,颈亦较长。外形似鹅。飞翔时栗红色的翅上、尾上覆羽与黑色的飞羽、尾羽形成鲜明对照,脚亦远远伸出于尾外。两性相似。额浅棕色。头顶、枕部棕褐色,具黑褐色细纹,形成一条黑色带斑从枕部一直延伸到后颈。背、肩黑褐色,具棕色或棕灰色羽缘。腰黑色,有时亦具窄的棕灰色羽缘。尾黑色,尾上覆羽和中、栗树鸭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2)

小翅覆羽栗红色,大覆羽及飞羽黑褐色。两颊、前颈灰皮黄色,颏、喉近白色。上胸黄棕色,下胸、腹及两胁浅栗色,但后者杂有黄棕色,尾下覆羽棕白至乳白色。虹膜棕褐色。眼圈橘黄色,死后橙红色;嘴在鼻孔前为深石板色,鼻孔后为石板青色;跗蹠深石板色,死后嘴和跗蹠皆黑色。幼鸟羽色较成鸟暗,背、肩具黄褐色羽缘,下体亦较轻淡和较暗,为暗黄褐色,少棕色,头顶常为淡灰褐色。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3)

叫声

飞行中发出悦耳的尖哨音seasick seasick。

地理分布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原记录在长江中游及下游有分布,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树鸭分布区在向中国西南方缩小,主要是由于栖息环境发生了改变和受到破坏所致。在广东沿海岛屿,海南和福建有分布记录。

分布状况:繁殖于云南南部及广西西南部。夏季偶尔出现在长江下游、广东南部、海南岛及台湾。南迁至热带地区越冬。地区性常见种。

生活习性

栖息于富有植物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但通常避免开阔的湖泊。该物种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黄昏时树鸭呈几只到几十只成群飞到附近稻田觅食,黎明前返回白天栖息的水域。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4)

停息时身体挺直,常有几只不时引颈四望,遇人或敌害临近首先起飞,随之其他树鸭亦跟着起飞,性极为机警。常成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数百只的大群。飞行力弱,速度亦不及其他鸭类快。亦善游泳和潜水,且潜水能力甚强,一次潜水可达十几分钟。在炎热的白天,常在芦苇丛或其他较高的水草丛中睡觉和休息。如遇食物丰富又无干扰,它们常栖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变换栖息地,甚至不作长距离的迁徙。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5)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树或植物覆盖的地上草丛中或芦苇沼泽地和树洞中。求偶和交配在水中进行,交配前雌雄鸭一起游泳,雄鸭不断地向雌鸟进行嘴浸水运动,雌鸭保持一种竖直的姿势,然后雄鸭突然爬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巢由草叶和草茎构成,大小为直径25cm,高6cm。每窝产卵8-14枚,一般10枚左右,卵白色。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30天。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6)

保护现状

由于树鸭主要以稻谷为食,又常集成大群,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当种群数量大时,曾被当地农民视为害鸟大量狩猎,加之环境污染和农药大量使用,致使这一种群数量极为丰富和常见的鸭类,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在有些地方,如日本可能已绝迹,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也很稀少。在一些国家种群数量较为丰富,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印度有37857只,泰国40533只,孟加拉国7846只,尼泊尔2300只,斯里兰卡2科7只,缅甸栗树鸭3377只。估计总的种群数量约10万只。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7)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易危种。

本文Hash:ce27211f5d7320a2c4e407470615d99369349eaf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