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猫打狂犬疫苗

导读: 为什么不建议猫打狂犬疫苗

为什么不建议猫打狂犬疫苗

1、注射类肿瘤

早在1990年代早期,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兽医病理学家就提出了猫接种疫苗和猫出现肉瘤之间的关系,据估计每一万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猫,就会出现猫注射部位肉瘤。所以如果你家猫咪不是经常出门的话,在家饲养的猫咪可以不打狂犬疫苗。

为什么不建议猫打狂犬疫苗

2、疫苗又是一笔钱

打狂犬疫苗虽然不算很贵,但是这也是一笔钱,而且兽医一般都会建议你打,打狂犬疫苗看起来不贵。但是如果你家猫真的不出门的,打狂犬疫苗真的是在浪费钱。

3、身体不舒服

不少猫咪打完狂犬疫苗之后,都会接着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拉稀、腿软等情况,毕竟猫咪的抵抗能力不强,所以很容易出毛病。

对于情况比较差的猫咪,建议主人可以喂点宠物益生菌调理一下,可以缓解腹泻、提高免疫力、抵抗力的功效,可以每周喂2到3次。

美国为什么不打狂犬疫苗

国内没打完的狂犬疫苗到美国后能继续打吗?

你好:可以继续注射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再次提问!

美国为什么不打狂犬疫苗

美国境内如何打狂犬疫苗,急问!正准备周末带-爱问知识人

还是看看能不能在国内处理完吧,不然在美国接着打应该很麻烦,我老公曾经被狗抓,去的医院急诊,步骤是消毒打疫苗回家吃药,疫苗打了几次,花了20美金,但是是有保险的情况下,没有...

为什么在国外被狗咬了,根本没有人会打狂犬病疫苗

相信大家对狂犬病都有所耳闻,每次一有这方面的新闻,都让人毛骨悚然。狂犬病是多指在患者被猫猫狗狗等小动物咬伤或是抓伤后,感染了狂犬病毒而患病。一般来说,有人被狗咬了以后,最好尽快在一天之内接种疫苗,因为人体对狂犬病毒尤其敏感,若是不及时接种疫苗,一旦感染后发病根本没有治愈的办法。狂犬病的潜伏期有时候长达3个月,但是一旦发病开始,到患者死亡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基本上很多人谈及此病就会自然的脸色凝重,尤其是有孩子的家长们,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敏感。但是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国人到了国外一些地方,若是被狗咬了,根本就不会接种疫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外国有比疫苗更加有效果的神药?答案并不是如此。事实上,据数据表明: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以外,其他各大洲都存在狂犬病,但是有95%以上的狂犬病死亡的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也就是说,亚洲和非洲这两个人口聚集的地方,正是狂犬病的多发区域;然而相反,其他大洲大部分国家很少有狂犬病死亡病例,甚至有些国家基本上没有。有研究表明:目前全球150多个已有狂犬病报告的地区中,大约有50%已经基本上可以说是消灭了狂犬病,有50多个地区持续多年来报告显示狂犬病例都是空白。这些国家和地区表明,控制狂犬病的主要对象就是狗群中的狂犬病毒。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因此生活中基本远离了狂犬病毒,医院基本上也不用提供狂犬病疫苗。但狂犬病仍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十年狂犬病死亡病例仅次于印度,排在第2位。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很多人养宠物都做不到给宠物接种疫苗,加上流浪猫狗越来越多,根本难以管理,无法根治。因此我们平时要么不要养宠物,若是要养,希望大家对自己、对宠物、对大众负责,给宠物进行疫苗的接种,才能防止意外的发生。为什么在国外被狗咬了,根本没有人会打狂犬病疫苗?你看懂了吧,所以在我们国家,以防万一,若是被动物抓咬之后,一定不要吝啬那点小钱,关乎性命的事不可小觑。

狂犬病这样厉害,为什么不在全国普遍接种狂犬疫苗?

这个问题在一百多年前微生物学大师路易·巴斯德验证成功第一个狂犬疫苗的时候就出现了。巴斯德是这样认为的,狂犬病的厉害之处是一旦患病后死亡率接近100%,但狂犬病的感染率不高。如果全面接种的话,成本和效益相比就不合算了。而且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为了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在一段时间内东躲西藏。因此巴斯德根据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特性,研制出的狂犬疫苗能够在狂犬病毒发威之前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狂犬病毒的抗体,将狂犬病毒灭掉。这样一来狂犬疫苗既能预防,也能治疗,只需在被携带狂犬病的动物咬伤之后尽快接种就可以了。狂犬病不是通过人咬人传播的,而是通过被狂犬病毒感染的猫、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感染的,人感染狂犬 毒后并不会感染其他人,是感染的终端,从控制传染病上没有道理给人普遍接种疫苗。中国每年狂犬病平均2000例,而狂犬疫苗年接种例达1500万,这是因为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被宠物伤了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不知道那宠物有没有狂犬病,只好去接种狂犬疫苗。美国的宠物更多,但每年只接种了不到6万狂犬疫苗,每年平均2到3例狂犬病,都是来自野生动物比如蝙蝠造成的。这个区别是因为美国的宠物都接种了狂犬疫苗,因为宠物没有狂犬病,被宠物伤了之后就不必担心狂犬病。而中国的宠物的狂犬疫苗接种率甚低,被宠物伤了后无法确定,只能求万全之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狗染病,人打针”。另外,中国的狗主人经常放任自流,不拴绳,导致狗伤人事件很多。法律在这方面不健全,美国的狗如果伤人的话,狗主人要负责任,经济上损失很大,狗往往也活不成,使得养狗的格外小心。在中国控制狂犬病,不是靠给人多接种狂犬疫苗,而是普及宠物接种狂犬疫苗,不接种的话就不许养甚至处死。另外立法规定遛狗必须拴绳,一段发生因为不拴绳而伤人的事件就追究狗主人的责任,狗也要处死。这样才能在确保人的安全的基础上,消除狂犬病的威胁。

网上传美国被狗咬伤一般不打狂犬疫苗是真的吗

是的 国外医生会根据情况告诉你需不需要注射疫苗 中国狂犬疫苗滥用的现象很普遍 有三分之二的情况是根本不需要打的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狂犬疫苗都让中国人打了

网上传美国被狗咬伤一般不打狂犬疫苗是真的吗

在哪个国家被狗咬伤也一样要打狂犬疫苗。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狗提前接种了。保证过没有狂犬症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需要。

美国人为什么不打狂犬疫苗?

好问题。当然打啦,打给犬就行了,人就省事啦。

网上传美国被狗咬伤一般不打狂犬疫苗,是真的吗?

网传美国不接种狂犬疫苗是不准确的。被健康状况不明的动物咬伤,在美国也是要接种狂犬疫苗的,只不过美国的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我国的不一样。美国执行四针程序:即第0/3/7/14天各接种一针狂犬疫苗。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发生于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携带者为犬及犬科物种、猫、及野生浣熊、猫鼬以及蝙蝠,在美国,蝙蝠是一个重要的狂犬病毒携带者和传染源,蝙蝠很可能是狂犬病毒属的起源宿主;狂犬病毒由感染狂犬病毒的哺乳动物唾液(通常为已经发病的动物唾液)通过咬伤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量增殖并引起的急性、进行性脑脊髓炎。临床上以恐水、怕风、怕光、口头痉挛等为主要特征,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后可以暴露,短者可在一周内发病,有证据的最长潜伏期为6年。美国狂犬疫苗的免疫程序
在2009年以前,美国执行WHO推荐的暴露后狂犬疫苗的五针程序,即第0、3、7、14、28天各接种一针狂犬疫苗,并在第0天视情况同时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在2009年至今,美国执行一种简化的暴露后四针狂犬疫苗免疫程序,即第0、3、7、14天各接种一针狂犬疫苗。由经典的5针程序更改为4针程序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美国狂犬疫苗供应有限;另一个原因是基于对疫苗有效性、接种后的抗体浓度等相关数据分析后发现,按第0、3、7、14天各接种一针狂犬疫苗后,抗体滴度在14~28天达到高峰,第28天再接种一针,不能再提高抗体滴度,因此认为第28天的最后一针狂犬疫苗接种在科学上没有必要性。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版的《狂犬疫苗立场文件》美国的这种暴露后的四针免 疫程序予以了认可,具体的描述如下:“对于暴露后接受伤口处理、注射高质量狂犬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了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审的狂犬疫苗的健康且免疫功能完好的人,可采用4针次的暴露后接种程序,疫苗分别在第0、3、7、14天肌内注射”,显然,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个简化的暴露后4针免疫程序是谨慎的。参考资料:
1、美国疾控中心网站:https://www.cdc.gov/vaccines/hcp/acip-recs/vacc-specific/rabies.html
2、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疫苗立场文件2010版
3、美国狂犬疫苗咨询表

美国人为什么不打狂犬疫苗

好问题。当然打啦,打给犬就行了,人就省事啦。

网上传美国被狗咬伤一般不打狂犬疫苗是真的吗?

据说国内被狗咬必须打疫苗是疫苗公司的阴谋,每年浪费好多钱。在美国发生狗咬人后,一周内狗没有狂犬病症…

猫猫抓伤需要打疫苗吗 被什么猫抓伤不用打狂犬疫苗


被猫抓伤什么情况要打疫苗:

1.猫感染了狂犬病。
2.伤口出血。
3.伤口和狂犬病毒有直接接触。

被什么猫抓伤不用打疫苗:

1.定期接种狂犬疫苗的家养猫咪。
2.没有流浪在外,非散养的家猫。
3.猫咪的来历清楚,且没有被来历不明的猫狗或者患有狂犬的猫狗咬过的经历。
4.猫咪在伤人后的十日内依然健康如常。

如何预防被猫咪抓伤:

1.不调戏陌生的猫,陌生猫咪可能会因自我防卫而伤人。
2.避免挑逗流浪猫,流浪猫防卫意识高,较容易伤人。
3.和自家猫咪嬉闹时注意把握尺度,不要弄疼它们,或者让它们有恐惧感。
4.及时为猫咪接种狂犬疫苗。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狂犬病毒存在于患病动物的脑内,经唾液排出,可通过咬伤传播病毒。狂犬病的潜伏周期长,患病动物发病后一般四五天内死亡,发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

猫患有狂犬病的症状:

猫咪出现畏光、厌食、发烧、怕风、焦躁不安、叫声怪异、流涎、嘴巴白沫、恐水、攻击性强等。

本文Hash:cb9b45fa54479cba027a2c9dab8e2bc8d427ca0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