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7座新能源续航多少(又一高端新能源品牌发布)

在2022成都车展又迎来一家全新的造车新势力——远航汽车。

8月26日,本年度首个大型A级车展——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下称“成都车展”)在疫情、高温、限电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约而至。

作为中西部汽车行业风向标,本届车展吸引了德系、美系、法系、日系、韩系及合资、自主等128个国内外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约1600辆。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成都车展取消了14号、15号、16号馆,并首次启用二层展区的7号、8号、12号馆。

据成都车展官网以及各家车企的官宣信息,此次车展新能源品牌占比再创新高,占据了两个展馆。数据显示,首次亮相、预售、上市的新能源车约20款。如,沙龙汽车机甲龙量产版、阿维塔11以及限量版阿维塔011、AITO问界M7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成都车展还迎来一家全新的造车新势力——远航汽车。远航汽车是大运集团在成都车展发布的全新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远航汽车以“雄鹰展翅”图形为注册商标,寓意飞更高、行更远。与品牌同时亮相的还有4款新车,包括两款豪华轿车——远航Y6、Y7和两款豪华SUV——远航H8、H9。

据了解,远航系列车型搭载AliOS智能座舱,以及与博世、华为倾力打造的BHD高端豪华纯电平台(Beyond the Horizon of Drive 超越驾驶边界),可实现最长1000km 的超长续航里程,配合超级充电桩,充电10分钟可获得300km续航里程。动力方面,远航系列车型拥有最快3.5秒完成零百加速,并配备智能空气悬架、CDC智能减振。

事实上,人们对于大运集团的印象并不是很清晰,但或对那句“风驰天下、大运摩托”脍炙人口的广告词有印象。资料显示,大运摩托所属公司“广州大运摩托车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为大运九州,而后者为大运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

大运集团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大运集团从大运摩托起家,于2004年进入商用车领域,2009年10月第一辆大运重卡下线。与此同时,大运集团收购了四川银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成都大运汽车集团公司;2010年在湖北十堰成立了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随后,2015年大运集团开始进军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市场表现难言乐观。相关信息显示,2019年大运新能源物流车仅交付14辆车,新能源重卡交付9辆,新能源客车的成绩为0。

基于此,2017年大运集团正式启动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战略。与之对应的是,在2020年大运汽车凭借纯电动小型SUV远略S1和中型MPV远志M1。两款车型正式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领域。其中,远志M1目前的月销量都是在二三百台的水平,远略S1则是在6月和7月份销量开始破千台。截至,目前,大运汽车官网仅有远志M1和悦虎,后者为小型纯电动SUV。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上扬以及利好政策的推动,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企业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开始入局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该细分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大运集团“二进宫”二进宫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给予答案。

,

新势力新能源7月销量(9月新能源BTW)

引言 | 发展太快一定好吗?

上险数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325,550辆,同比增长183.7%,远超乘用车市场的-13.9%;环比增长35.7%,是市场平均增速的五倍。

9月,新能源销量占比从上个月的15%,激增至19%。

之前,车聚君说明年上半年有可能会提前完成「2025年新能源占比20%」的任务;现在看,今年就有可能提前四年完成。

新能源的发展,似乎比大多数人想的都要快一些。

9月销量前三的车企依次是比亚迪、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占据6万、5万、4万的销量区间,远超第四名及以后的一万多辆,形成绝对领先的第一阵营。

这三家企业的首字母合起来是:BTW,是英语By the way(顺提)的缩写。但显然三巨头的销量不是顺便一提那么简单了:它们占中国新能源销量的46.8%,近半壁江山。

换句话说,9月每卖两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BTW的产品。

比亚迪9月新能源车销量突破6万辆,达60,276辆。其中,秦PLUS、宋PLUS销量均破万辆,汉也有9,237辆的成绩。

这说明,「两种新能源、三驾马车」的格局帮比亚迪赢得了冠军。

汉EV的成功在于刀片电池,刀片电池的本质是换装的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通过技术翻新和市场营销,让一度被边缘化的磷酸铁锂发扬光大。尝到甜头的它, 如法炮制对第一代的插电混动技术也进行了技术革新,推出了DM-i,又是一炮而红,销量占比37%。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二次创新,让长城也快步跟进,推出了DHT技术。最近,吉利也闻风而动,宣布10月31日将在龙湾发布“神级”混动技术。

9月,比亚迪销量中新能源占比高达80%,成为传统车企中新能源占比最高的一家。

这时,它叫自己“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才算合理。

只是,近期接连曝光汉EV冒烟/起火的视频,让人不由担心它是否会患上“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传统痼疾?骄兵必败,望再接再厉。

特斯拉季末冲量,9月交付51,971辆,重回第二。其旗下Model Y和Model 3分别夺得单车榜第二和第三。Model Y交付33,018辆,创特斯拉入华以来单车销量最高,Model 3亦录得18,940辆的销量。

3.3万辆的成绩,让Model Y创下两个第一。

超过哈弗H6成为9月中国最畅销的SUV,是宝马5系的2倍成为最畅销的豪华车型。要不是五菱宏光MINI EV挡着,它将是最畅销的电动车。

问题是,它今年1月才到店,8月才规模交付标准续航版。这种横扫一切的架势,估计所有传统车企都前所未见。

当然,它与消费者、媒体、员工的诉讼量之大,也令舆论惊诧。这种强硬作风是否值得提倡,还有待观察。

车聚君几年前,曾对传统车企的高管谏言:与其挠破头皮想如何实现CASE(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电动化),不如静下心来学一下特斯拉。新四化,其实就是特斯拉化。

那时长城VV6初代产品也在主打智能化,有幸在保定开了一下样车。看着年轻工程师们殷切的眼神,不忍过多打击,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建议让魏总给长城所有中层以上的员工都配一辆Model 3。

几年过去了,从第三代哈弗H6开始,长城的ADAS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销量也再创新高,不知是不是学习了特斯拉的「点」?

与此同时,Model Y在9月一举超过了H6成为中国SUV市场的第一。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波谲云诡,每天进步一点点,可能得变成每天跑步前进。

第三的上汽通用五菱,9月销售出40,072辆。其旗下宏光MINI EV以37,896辆销量再夺冠单车冠军,实力仍存。

2022年,它还将投产敞篷版。看来是铁了心把年轻人的代步车市场做精做深了。

宏光MINI EV的成功秘诀很简单:低价不廉价,实用更时尚。估计,未来唯一可以不受特斯拉威胁的电动车品牌,就是它了。

同理,它的热销带动了友商一大批微型动动车的问世,但很难再有这么成功的了。产品力强的没它便宜,和它一样便宜的没它酷。

这里奉上9月单一车型的销量排行榜。宏光MINI EV以近3.8万辆的成绩,再度夺冠。当然,它要小心一下身后的Model Y,后者只差了4000多台。

车聚君无意中瞟了一眼9月德国的数据,Smart fortwo EV、雷诺Zoe、大众 e-UP!、菲亚特500e这些小微型电动车,销量能排进前十。如果宏光MINI EV出口到欧洲,哪怕价格翻一番,也会横扫一片吧?

特斯拉传说中的Model 2或Model Q尚无确切消息,只要它不推出Model 1,宏光MINI EV就会稳坐小微电动车市场的冠军。

秦、宋、汉分列第三至第五,比亚迪的股价也应声涨至280元区间,接近了峰值的317元。有形市场与资本市场双丰收,让厂家和迪粉都变得平和了许多。

小鹏P7以7541辆成绩,成为唯一进入前十的新势力车型。

理想ONE出现了环比下降22%的局面,一方面固然因为芯片短缺,另一方面Model Y的热销也与之有「零和博弈」关系。

有个事没看懂,欧拉好猫、黑猫都取得了近5000辆的成绩,可是白猫去哪儿了?

新势力「三巨头」逐渐演变成「四大金刚」:小鹏、蔚来、理想和哪吒。

小鹏、蔚来均破万辆,为10451辆、10,394辆;理想和哪吒为7,336辆和6,998辆。这里的上险数显示小鹏第一,而厂家公布的交付数显示蔚来第一,好在差别不大。

可预见的未来,这「四大金刚」将统治5000辆以上的第一阵营。

零跑、威马均3000多辆,随C11的上市、威马M7的亮相,二者应该还会有更好表现。第二阵营充满变数,前后夹击,不进则退。

赛力斯力拔第三阵营头筹,也可能是和华为沾边起到了作用,也可能是托理想和岚图的福,让人们记起其实它也是做增程的。

岚图表现不错,936辆。这里有个背景:它的车价超过了30万。

高合643辆,难得。本以为它会像江苏的“破产三剑客”一样昙花一现,但去盐城看过它的城市展厅和现代化工厂后,有了些信心。

极星158辆。一直不明白,极星2那么好开,又降价到25万,一直盯着Model 3打,结果销量只有对方百分之一不到。这是为什么?

别的不细说了,大家看有无中意的车吧。

车聚小结

9月新能源最大变化是,它的销量占比高达19%,与国家制定的20%的目标仅一步之遥。这个比例在不同城市是什么样的呢?

9月,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达到了43.6%,北京达到了33.8%,广州为32.5%,深圳则高达46.0%。

即使在新一线,新能源的比例也超过了20%。如成都为25.1%,苏州22.5%,西安20.6%,均已达到国家制定的目标。

我国幅员辽阔,市场层级丰富,充电设施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基本达到原定2025年才达到的目标,不得不说新能源发展之快超过了所有人预期。这固然是好事,只是需要重新思考问题的另一面:

如何切实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行车安全、隐私安全、数据知情权?如何改变当下存在的软件鉴定难、合法合理维权难、舆论监督难?以及固有的自燃担忧和充电难?

或许,我们该把目光从数量转向质量了。

,

东风新能源ex1pro安全性怎么样(东风EV新能源EX1PRO5万左右最值得推荐车型之一)

外观方面,黑红配色的东风EX1 PRO还是很酷炫的。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3732mm、1579mm、1515mm,轴距为2423mm。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车窗边缘、轮毂处、侧裙处均采用熏黑设计,加上红色方块设计,营造双色车身,视觉感受不错。车尾部分,尾灯比较圆润,显得比较灵动,保险杠处采用了银色和红色的护板进行了包边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刮蹭效果。


内饰方面,设计以复古红与黑色为主色调,车门板附近也使用了红色线条进行修饰。搭配8英寸内嵌式中控屏,操作方便,且支持GPS导航系统、道路信息展示、车联网、OTA升级等。后排座椅可以整体折叠,左右间隔到位,坐满两个成年人,并不觉得有拥挤感。


在动力方面,东风EX1PRO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33kW,最大扭矩125N·m,0-50km/h加速时间为6秒,全系标配26.8kWh的电池组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331公里。


东风EX1PRO支持快充与慢充,其中快充模式下,电量从30%-80%仅需30分钟。交流慢充模式下,电量0%-80%≤4h也仅仅只需4个小时左右。配备的三元锂电池组带有低温加热功能,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用车环境问题。据官方介绍该电池具有容量高、能量密度大(151Wh/kg)、安全性高(4层10重电池安全保护设计)、寿命长(电池质保8年或15万公里)、性能优(-35℃极寒可充电)等特点。


安全方面,采用国际ASIL-D最高安全等级标准、980MPa核潜艇级高强钢。东风EX1 PRO这款车虽然属于低价位车型,但是全系都配备了安全气囊、儿童座椅固定装置、儿童门锁、ABS系统和EBD制动力分配系统等。


(左为东风EV新能源总经理陈萌)

东风EX1在去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内订单突破20000台,海外订单突破40000台。其品牌主张“轻纯电,悦生活”可以说是切中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本质需求。

东风EV新能源是东风集团旗下专注小型纯电汽车的业务单元,东风EV新能源总经理陈萌表示,东风EV新能源是东风集团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时也是拓展全球小型纯电汽车市场的重要载体。


东风EX1 PRO新能源车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广泛关注。加上原油价格一路攀升,持续上涨的油价直接推高燃油车日常通勤使用成本,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一来节省燃油费,二来后续维修保养费也比较少。东风EX1PRO新能源全路况使用场景和优惠的价格,可以说是高性价比的国民汽车。


据了解,东风EX1 PRO3月8日开启预售,预售以来订单突破3000台。在十天内没有进行大面积宣传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东风EX1 PRO有点类似手机的第二卡槽,家庭中的第二辆车,能满足多种出行场景,日常接送孩子、买菜、上班代步都能很好的胜任,那么上市后表现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

本文Hash:a840ed5571e7c1133599662899657dcfc87dbf0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